每週課程內容及預計進度
週次 |
日期 |
授課內容及主題 |
1 |
2013/09/16~2013/09/22 |
第⼀一週(9/17):課程內容概述 ‧ 介紹整學期的課程設計、參考書目與閱讀文獻,讓同學能更了解本課程的整體架構。在老 師與同學相互自我介紹後,將依人數多寡進行分組,以利未來課堂報告的進行。 |
2 |
2013/09/23~2013/09/29 |
第二週(9/24):為什麼要研究政治經濟學? ‧ Andrew Ross,2010,《當產業都外移中國之後》,高仁君等譯,台北:遠流。第1、7章 (導言、台灣)。 ‧ 討論議題:什麼是政治經濟學?它與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關係?‧ 補充教材:林宗宏等,2011,《崩世代》。台北:勞陣。第1章(台灣大崩壞)。P. 1-50。 |
3 |
2013/09/30~2013/10/06 |
第三週(10/1):政治經濟學的基本概念 ‧ 洪鐮德,1999,《當代政治經濟學》,台北:揚智。第1-3章。Pp. 1-77。 ‧ 討論議題:政治經濟學有哪些基本的分析概念? ‧ 補充教材:林宗宏等,2011,《崩世代》。台北:勞陣。第2章(財團化危機)。P. 51-122。 |
4 |
2013/10/07~2013/10/13 |
第四週(10/8):市場 ‧ Fernand Braudel,1994,《資本主義的動力》,楊起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第1-2 章。Pp.2-49。 ‧ 討論議題:市場經濟中形形色色的交換是怎麼出現的? ‧ 補充教材:Neil Fligstein, 1996. ”Market as politics: A political-cultural approach to market institu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4): Pp.656-673. |
5 |
2013/10/14~2013/10/20 |
第五週(10/15):勞動 ‧ Michael Burawoy,2005,《製造甘願》,林宗弘等譯,台北:群學。第2章。Pp. 127-155。 ‧ 討論議題:人為什麼要工作? ‧ 補充教材:林宗宏等,2011,《崩世代》。台北:勞陣。第3章(工作貧窮化)。P. 123-160。 |
6 |
2013/10/21~2013/10/27 |
第六週(10/22):文化 ‧ Max Weber,2008,《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于曉等譯,台北:左岸。第5章。 ‧ 討論議題:什麼叫做工作倫理,可以吃嗎? ‧ 補充教材:Michael Burawoy,2005,《製造甘願》,林宗弘等譯,台北:群學。第5 章。Pp.217-244。 |
7 |
2013/10/28~2013/11/03 |
第七週(10/29):資本 ‧ David Graeber,2013,《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羅育興等譯,台 北:商周。第8章。(改念Harvey,新帝國主義) ‧ 討論議題:金融活動在資本主義發展中的角色? ‧ 補充教材:夏傳位,2005,《鷹的晚餐:金融併購的社會後果》。 |
8 |
2013/11/04~2013/11/10 |
第八週(11/5):政治 ‧ Karl Polanyi,1989,《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黃樹民譯, 台北:遠流。Pp. 158-230。 ‧ 討論議題:國家如何回應市場轉變? ‧ 補充教材:Andrew Ross,2010,《當產業都外移中國之後》,高仁君等譯,台北:遠 流。第2章(美國)。 |
9 |
2013/11/11~2013/11/17 |
第九週(11/12):影片討論 ‧ 黑金風暴(Inside Job):本片直指2008全球金融風暴的幕後大黑手,以抽絲剝繭的方式 記錄這場經濟浩劫。這場全球經濟的衰退代價超過20兆美元,造成了幾百萬人失業和流離 失所,通過對於金融業者、政治人物和記者們深入的調查和訪問,本片回顧了這場經濟犯 罪,揭露了腐敗政治、調控主管部門和世界的危害性利害關係。(討論議題:佔領華爾 街,我們是99%?) |
10 |
2013/11/18~2013/11/24 |
第十週(11/19):期中考 ‧ 新聞剪報分析,可攜帶資料。 |
11 |
2013/11/25~2013/12/01 |
第十⼀一週(11/26):國家已死? ‧ 王振寰,2003,〈全球化與後進國家:兼論東亞的發展路徑與轉型〉,《台灣社會學 刊》,第31期。Pp.1-44。 ‧ 討論議題:市場經濟是可以透過國家政策發展起來的嗎? ‧ 補充教材: Zygmunt Bauman,2003,《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張君玫譯,台 北:群學。第3章。 |
12 |
2013/12/02~2013/12/08 |
第十二週(12/3):人才流動 ‧ Andrew Ross,2010,《當產業都外移中國之後》,高仁君等譯,台北:遠流。第3、5章 (上海、蘇州)。 ‧ 討論議題:為什麼大家都要去那個城市找工作? ‧ 補充教材:Gordon Mathews,《世界中心的貧民窟:香港重慶大廈》,Yang Yang譯, 香港:青森文化。Pp.89-158。 |
13 |
2013/12/09~2013/12/15 |
第十三週(12/10): 成長極限 ‧ 羅馬俱樂部,2007,《成長的極限》,高⼀一中譯,台北:臉譜。 ‧ 討論議題:經濟發展是沒有極限的嗎?‧ 補充教材:Tim Jackson.,2010,《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朱凱道譯,台北:早安財 經。第6章(Pp. 127-144)。 |
14 |
2013/12/16~2013/12/22 |
第十四週(12/17):能源政策(演講) ‧ 房思宏(政大中國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核能政策的政治經濟學 |
15 |
2013/12/23~2013/12/29 |
第十五週(12/24):環境生態 ‧ Heynen, Nik, Maria Kaika, and Erik Swyngedouw. 2005. In the Nature of Cities: Urban Political Ecology and the Politics of Urban Metabolism. New ed. Routledge. 第1、2、14 章。 ‧ 討論議題:如何理解環境生態背後的政治經濟學? ‧ 補充教材:Swyngedouw, Erik, and NC Heynen. 2003. “Urban Political Ecology, Justice and th |
16 |
2013/12/30~2014/01/05 |
第十六週(12/31):漁業資源 ‧ 赤嶺淳:《海參戰役:從在地思考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 ‧ 討論議題:如何理解漁業資源背後的政治經濟學? ‧補充教材:Stefano B. Longo. 2011 “Global Sushi: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editerranean Bluefin Tuna Fishery in the Modern Era.”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Volume XVII, Number 2, Pages 403-427. |
17 |
2014/01/06~2014/01/12 |
第十七週(1/7): 影片討論或演講 ‧ 水資源大作戰(Blue Gold):隨著科技醫療進步,全球人口爆炸性成長,然而相對的, 在人類毫無節制地浪費下,地球資源逐漸減少,包括最重要的生命三元素之⼀一:水。隨著 水資源越趨珍貴,龐大的跨國企業以經濟自由名義,脅迫已開發國家政府將水資源轉作利 益收入;腐敗的國家及軍隊體系更是將水資源用作政治工具!本片探訪全球,紀錄世界各 角落的人民,為了最基本的「用水權力」,奮而挺身對抗政府、軍隊、財閥,甚至是聯合 國。(討論議題:水可以成為商品嗎?) |
18 |
2014/01/13~2014/01/19 |
第十八週(1/14):期末考 ‧ 繳交期末報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