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漁業資源管理實務][漁業生態與管理]104/04/15.16課堂記錄

授課教師:張水鍇  老師

授課日期:104/04/15.16

內容簡介:

此次的參訪內容主要可分為四大部分:一是對鮪類的生態介紹;二是台灣的鮪漁業文化;三為鮪漁業的實際操作;四則是鮪魚與我們的生活知識。以下便是我們對這四大部分之內容摘要。

一、鮪類生態介紹:

進到展覽館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我們一般所熟知,也容易辨認的黃鰭鮪之魚體樣本懸吊在空中,開始進入了鮪類的生態介紹。其中包含了辨別重要水產資源的五大鮪類:先是鮪類體型中較小,卻具有一般鮪魚兩倍長之胸鰭特徵的長鰭鮪,其長度可達第二背鰭基部,也因為其肉質白皙,通常被我們做成「海底雞」罐頭食用;再來是大目鮪,顧名思義是其大眼睛便是為人所熟知且易辨別的特徵;接著是同樣具有明顯特徵,在第二背鰭及臀鰭均呈現出黃色的黃鰭鮪,亦是台灣四周近海最多的鮪類魚種;最後則是南方黑鮪以及北方黑鮪,也就是台灣常聽到的TORO,主要是因為其分布的位置不同而得南、北兩種不同名字。

另外,講者亦特別提到:鮪魚為溫血魚類,其體溫總要比周圍水溫高,是因為血合肉組織比較發達且血管配置形式特殊所造成的,能夠將大量的熱保留於體內,增高體溫,使其肌肉的代謝進行的更快更有效率。因此,當鮪魚一被抓上岸時,為避免其因為掙扎而出現血液淤積、發黑,或是讓肉質酸化、變硬等狀況出現,故一抓上岸後便必須立即進行去尾處理。

二、台灣的鮪漁業文化

在這個展區裡,主要是介紹的是台灣鮪漁業的發展。目前台灣最大的遠洋漁業發展便是集中於高雄,只有少數於基隆。起初鮪魚只是漁民近海漁撈作業之混獲,一直到日據時期,因應日本市場需求,台灣才真正開始引進鮪漁業,從古老的漁場圖中便可以看到早期漁民努力的足跡。光復後,政府意識到鮪漁業的遠景,便持續推展遠洋鮪漁業的發展,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已經成為世界最重要的生產國之一,因此也成立了鮪漁業公會,來處理日益發展的遠洋鮪漁業,同樣也促成了台灣修、造船業、漁網具、冷凍加工等產業的發展。也由於往返於三大洋的作業漁船愈來愈多,為增強漁船作業效能,也開始建立國外漁業基地,作為漁船補給、轉運漁獲使用,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及海上的船運便利,目前遠洋漁船通常為了例行檢查,一年才會進港一次。

因應遠洋漁業的發展以及台灣的遠洋漁業實力,使得國際上也不得不重視台灣的發展與管理,因此在各個漁業國際組織的參與狀況亦是台灣鮪漁業文化的重要一環。除了介紹各洋區的漁業組織:大西洋鮪類保育委員會(ICCAT)、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南方黑鮪保育委員會(CCSBT)、美洲熱帶鮪類委員會(IATTC),以及印度洋鮪類委員會(IOTC),同時也說明台灣目前的參與狀況和身分。

三、鮪漁業的實際操作

在此區主要是介紹兩大漁法:鮪延繩釣以及圍網漁法。其中除了介紹上述兩種漁法的作業程序,亦講解了其原理,同時也看到了科技取代人力的各種漁具發明,使得漁民能夠在最輕鬆的方法下,擁有最佳的獲利。

此外,隨著保育的意識抬頭,在進行漁撈的過程中的By-Catch以海鳥及海龜最為常見,對其的處理也逐漸受到重視且有一定的規範及方法。

四、鮪魚與我們的生活知識

遠洋漁獲從捕撈上岸到最後進到消費者口中,通常最短至少須經過一年時間,因此如何保存以及嚴密的超低溫冷凍過程相當受到重視,這也是一般消費者較不會了解到的漁獲品質管控過程。

 

Leave a comment